新股前瞻|亦诺微医药:小众赛道的溶瘤免疫疗法商业化潜力分析

随着市场流动性回暖和政策支持加持,新股析创新药物领域逐渐恢复活力,前瞻近期IPO市场也显著反弹。亦诺药据统计,微医到2025年上半年,众赛已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上市港交所,溶瘤融资总额达174.89亿港元,免疫超过2024年全年数据,疗法力分并接近2021年的商业高峰。

在这一背景下,化潜专注于“小众”医疗领域的新股析亦诺微医药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成为市场关注的前瞻焦点。根据最新公开信息,亦诺药亦诺微医药在完成C+轮融资后的微医估值已达到4.85亿美元(超过38亿港元)。

新股前瞻|亦诺微医药:小众赛道的溶瘤免疫疗法商业化潜力分析

该公司的众赛研发管线主要集中于相对冷门的溶瘤免疫疗法,目前核心产品正处于二期临床试验,正式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比较同类企业,如CG Oncology在去年成功上市后市值已超22亿美元,这为亦诺微医药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新股前瞻|亦诺微医药:小众赛道的溶瘤免疫疗法商业化潜力分析

核心产品的对外授权合作已达成,亦诺微医药通过自主技术寻求研发和商业化新型溶瘤免疫疗法及工程化外泌体疗法。尽管目前尚无获批上市或商业化的药品,且公司在2023年至2025年间持续亏损,但收益主要来源于对外授权合作。例如,早在2020年,公司就与上海医药达成了MYR-T3011的授权合作,获得初期付款2000万元及后续里程碑付款的最高可达11亿元。

新股前瞻|亦诺微医药:小众赛道的溶瘤免疫疗法商业化潜力分析

在研发支出方面,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36亿元、1.12亿元和1892.5万元,研发开支占运营开支比重逐年减少。与此同时,公司的财务状况面临压力,净负债从12.74亿元增至18.0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显著减少,这成为其急于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创新医药企业来说,研发管线的商业化前景尤为重要。亦诺微医药现有的研发管线中,包括两款临床阶段的溶瘤免疫疗法和多款工程化外泌体产品。其中,核心产品MVR-T3011作为全球首款通过静脉给药完成I期研究的溶瘤免疫疗法,显示出针对多种癌症类型的潜在市场。

溶瘤免疫疗法利用选择性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的病毒有效破坏肿瘤,而随着CG Oncology等企业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成果,该领域重新受到市场关注。尽管目前溶瘤免疫疗法仍在起步阶段,但市场预期其前景光明。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11月,亦诺微医药已顺利完成MVR-T3011的一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6年开展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二期临床试验,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另一款候选药物MVR-C5252则针对恶性脑胶质瘤,其新一代溶瘤免疫疗法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了免疫活性,目前正与杜克大学合作进行临床试验。

综合来看,尽管亦诺微医药的产品仍在研发早期,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在当前创新药物市场强劲的情形下,其作为溶瘤免疫疗法领域领先企业的地位,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市场关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标记*